每次开门没多久,当日的名额就用完了,剩余的时间容珠儿三人可以说是无所事事,闲的她们几个拿钱都拿的心虚,每次做完事情都主动去女医堂学习和帮忙去了。
沈乐妮回到长安后不久,大司农也来找过她,说今年育了五亩稻苗,再过些时日就可以移栽。但今年育苗并不在长安附近,而是直接在长江流域稻田进行育苗,介时移栽也免去了路途上的麻烦。
她挤不出时间,加上该教的去年就交给大司农等人了,因此今年栽种水稻一事就全权交给了大司农管理。
大司农说,若是今年的亩产能像去年那般,那么今年大汉粮仓或许会再增几百石。
沈乐妮心里倒是没底,就算是系统出品,可杂交水稻再种植,无论产量还是品质等等,都会有所退化。好吧,好歹也比当下的稻种要强一些。
军训如期进行着,可没过多久,就出了别的事情。
各地的流言经过镇压非
但没有湮灭之势,反而如烈火烹油,势头愈发难控,甚嚣尘上。
又过了几日,有大量百姓聚集在长安各处城门之外,跪求国师向神仙传达他们的意愿,有想让这场疫病消失的,也有让神仙赐药的。
军队驱散也不管用,上午散了,下午又有人聚在一起。若是人少,军队还可以直接将他们抓起来,可奈何聚集的百姓实在太多,军队不敢妄来,怕更加刺激百姓,因而有关官员只能火速将事情向未央宫奏禀。
不光如此,如今长安城内街头市井,随处都能听闻对于国师的议论之声,尤以各处茶肆酒馆为甚,日日座无虚席、客满为患。
虽然官府让百姓们减少出行,可毕竟没有真的禁止出门,百姓们便聚到一起,有人来寻求解惑以抚慰心中因瘟疫而带来的恐慌,有人来发泄着自己的愤恨情绪,总之就是各抒己见。
譬如这家东市的第一茶肆听语轩。
茶肆的大堂里坐满了人,上百个人七嘴八舌地大肆谈论着,令这大堂里端的是乌烟瘴气、沸反盈天。
不过仔细听去,就能发现大家其实都在讨论同一件事、同一个人。
杂乱的声音中,有人尖锐的语气突兀而出:“国师既然能上通仙神,何不直接令天上的神仙们让疫病消失?!”
有人同仇敌忾地附和:“是啊!还说一心为大汉,这么久了也没见她做些什么事!”
却也有人反驳:“怎么没做?国师献出那么多东西,哪一样对大汉来说不是重要的?这回大汉攻打河西,国师不是帮了大忙?”
“国师去年冬日的时候还给咱贫苦老百姓施粥呢!还发了冬衣!”
“人家国师早就说了!她能力有限,让神仙赐下一些仙物助大汉打跑匈奴已然是尽了最大之能!”
“我看未必。”
“就算不能直接让瘟疫消失,那总可以让神仙给我们一些药吧?”
“就是!这都做不到,还国师,还仙使,我呸!”
“听说啊,有七八个郡都有瘟疫了!啥时候能控制住啊,可千万别到长安来啊……”
“我早就说了,让一个女人当什么国师,我看迟早……”
“什么上通天神,我看她是妖物还差不多!”
有人听不下去,一掌拍在桌面上,发出一道沉闷的巨响,震的整个喧闹的大堂都静了一静。那人怒目而视:“你敢羞辱国师?!”
那被狠狠一吓的人也发了火,噌的一下站起来瞪着对方,叫板道:“我说的不对吗?她就是妖邪!你看看自从她当上国师以后,咱大汉哪一年没有天灾?什么山火、水患、瘟疫,哪一年是风调雨顺的了?”
“我看他说的在理啊!诸位还记不记得两三年前那个‘天降落石’?据说那上面有个女人的模样,说不定那就是在警示我们,国师是个妖邪呢!”
“你!休要胡言!”
那人气得失去理智,竟猛地一拳就朝对方招呼了过去,对方也不甘示弱,两人很快就打作了一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