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&esp;“公和婆也是这么认为的。”顾秋雁指着她婆告状。“三爸和三妈还想让幺爸在城里,给秋叶找个正式的工作呢。”
&esp;&esp;这是她出发的头天晚上偷听到的。
&esp;&esp;盯……
&esp;&esp;余惠看着赵长英。
&esp;&esp;赵长英讪讪地摸了摸鼻子。
&esp;&esp;第121章 隐形的重男轻女
&esp;&esp;“咱们村有几个女孩儿去读高中的?别说咱们村里了,便是镇上都没几个。”
&esp;&esp;“我们村,像我们家这样,让男娃女娃都送去读了初中的都少得很。大家都觉得,女孩子读个小学,认识几个字就差不多了。”
&esp;&esp;赵长英为自己辩解,也觉得像她们家这样,把家里的姑娘送去读到初中毕业已经很不错了,而且家里的男娃娃们也都是初中毕业的。
&esp;&esp;哪里就差不多了,那分明就是差很多!
&esp;&esp;“如果家里的男孩子考上高中了,你们会送他们去念吗?”余惠正色问。
&esp;&esp;“那肯定要的啊。”赵长英脱口而出,也没觉得这话有什么对。
&esp;&esp;顾秋叶抬头看着婆婆,眼底闪过一抹伤心之色。
&esp;&esp;她一直觉得婆婆对她们和哥哥们都是一样好的,一点儿都不重男轻女,可是到今天她才发现,自己错了。
&esp;&esp;“为什么?”
&esp;&esp;为什么?赵长英眨了眨眼,“男孩子读书读得越多越有出息,只要他肯读,能读,那肯定是要让他读的呀。”
&esp;&esp;余惠笑了,觉得有些悲哀,为这个年代的女孩子感到悲哀。
&esp;&esp;不过这份悲哀,不单单只属于这个年代的女孩子,也属于往后几十年的女孩子。
&esp;&esp;就算是在几十年后,不少家庭的父母,更重视的也是儿子的教育,会为他们铺路规划未来。
&esp;&esp;“可您也知道,读书越多越有出息,可是到了女孩儿怎么就是读那么多书没有用了呢?”
&esp;&esp;“……”赵长英怔住了。
&esp;&esp;“婆,你重男轻女。”顾秋雁一语道破。
&esp;&esp;赵长英板着脸反驳,“胡说,我对你们和你们哥哥弟弟是一样的,你们哥哥挨我的打骂,可比你们还多。”
&esp;&esp;“还有,你妈小时候重男轻女,总是骂你打你,可是我把她收拾了,她才消停的。”
&esp;&esp;赵长英看着顾秋雁有些伤心,自己在家里是更亲近孙女儿们一些的,到头来却被孙女儿说重男轻女。
&esp;&esp;顾秋雁见婆不高兴了,立刻闭嘴。
&esp;&esp;“妈,您肯定是疼爱孙女儿的,这些秋雁和秋叶肯定都能感受到。”
&esp;&esp;“但你也确实重男轻女,不单单是你,爸还有三哥三嫂也一样。”
&esp;&esp;“你们明明知道,男孩子读书读得越多越出息,可到了女孩子这里就觉得读那么多书没用了。当然这跟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脱不了干系,因为大部分人都这么觉得,你们接收到这些信息,也潜移默化地这么觉得了。”
&esp;&esp;“然而,大家为什么会觉得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呢?”
&esp;&esp;“无非就是因为,女儿是要嫁出去的,读那么多书,再出息,以后也都是别人家的,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家的。”
&esp;&esp;“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。这何尝也不是一种重男轻女呢?”
&esp;&esp;很多家长都说自己不重男轻女,对儿子女儿都一样,一碗水端平了,但其实很多是隐形的重男轻女,在遇到一些人生大事上,就会体现出来了。
&esp;&esp;赵长英本来想反驳的,但听到最后却沉默了。
&esp;&esp;过了好一会儿,她才抬起头看了看两个孙女儿。
&esp;&esp;她从来都是觉得孙儿孙女儿都是一样的,不管是添了孙儿还是孙女儿,她都很高兴。
&esp;&esp;不像村里的其他人,对孙儿就宠,对孙女儿就打骂。
&esp;&esp;她一直非常骄傲,自己跟村里的那些老太婆不一样,不像她们那样重男轻女。
&esp;&esp;可今天听了小惠这些话,她才发现,自己虽然不像村里的其他老太婆一样重男轻女,但这根上还是重男轻女的。
&esp;&esp;她们觉得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,读那么多书没用,确实也